发展海工——需要尽快形成战略联盟

  目前,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平台供应船等辅助性船舶。它涉及到多个技术和产品领域,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宽的特点,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鉴于此,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和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包括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尤其是中国,在政策的引导下,许多大型造船企业逐渐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转型,纷纷加大了这一领域的投资和研发力度。但是,海洋工程装备又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

      显然,就中国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主要造船企业而言,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口,而国内三大石油公司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其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它们向深水装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海洋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整个产业链中各个领域的公司相互合作才能够将海洋石油开采的成本降到最低,收益获得最高,需尽快形成产业战略联盟。

1.石油公司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动力

       当油价高,石油出售变得具有高盈利性时,大型石油公司往往会加快石油的出售,同时会降低它们的油气储量。因此大型石油公司的勘探和开采投资将会加大,这便是拉动整个产业链运作的源头。当大型石油公司加大开采力度之时,油田服务公司设备的日费率将会上升,带动油田服务公司石油开采服务收入,同时油价高时使得大型石油公司也会重新开采那些经济性比较差的油田,这将会进一步带动油田服务公司相应的油田开采服务收入。当大型石油公司加大了勘探投资之时,油田服务公司将会获得更多的勘探订单,提供勘探服务,相应增加了勘探收入,而勘探过程中如果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储备,油田服务公司将会和海洋工程承包商一起合作,设计整个油田开采以及采油的方案,这一过程将会拉动相关钻井设备的使用需求。当钻井设备使用率上升之时,钻井设备的新增需求量将会加大,同时伴随的是老一代的钻井平台退役,更新需求也会上升,此时,钻井设备制造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钻井平台生产订单,这也将拉动相关的钻井平台的设计企业以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需求。

 显然,大型石油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整个海工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头。

2.造船企业是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

      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大多由造船企业来完成,这些造船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如钻井装备、生产平台的生产模块、单点系泊设备、动力定位系统等主要由总承包商或专业承包商等提供,是海洋工程真正的核心关键设备,其地位甚至高于平台结构和船舶总体,这类设备技术复杂,含金量高,基本上被欧美公司垄断,但最终还是交由造船厂安装、调试等。由此可见,造船企业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海洋油气提供装备保证,成为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建造基地。

3.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尽快形成产业联盟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处于海洋经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海洋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中国已在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主流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不足;新型高端装备的设计建造仍属空白;基础共性技术整体薄弱;配套设备发展明显滞后等四个方面。总体而言,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较小,制造产品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新局势,如何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求的生存,对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巨大挑战。鉴于海洋工程装备是用户主导型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安装调试、投产使用,都需要系统性很强的项目管理经验,用户对海工装备的性能、特殊要求和关键技术比较了解,业内专家纷纷呼吁生产企业应与用户合作,共同开发、共同攻关,共同参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需尽快形成产业联盟,以提高联合体的竞争能力。

      从目前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上的主流更多地强调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联盟,政策上也更多地聚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和重点发展产品,最终目标是为用户,即石油公司服务,此所谓“深水战略,装备先行”。因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联盟就倾向于围绕建造海工的船企构建产业联盟。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石油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推动作用。

(1)优先发展海工装备产业纵向联盟

      针对进入海工建造的船企,在战略联盟上,可首选纵向联盟,即从产业链上与石油公司、海工承包商、专业分包商、供应商、服务商展开广泛合作。比如造船企业与石油公司或油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海洋工程装备深水领域进行技术合作;在产品研发方面,结合国家政府发展规划,以目标为导向,共同研制市场所需的海洋工程产品等。因为中国造船企业有海洋工程建造基础设施、拥有多年的船舶建造经验和技术,在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大部分石油公司或油服企业都资金雄厚,可以为造船企业提供海工装备研发资金投入,而且有石油公司的参与,造船企业可以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可以更好地增加海工装备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船企应充分做好海洋工程装备前期准备和市场开发工作,保持与石油开发公司密切联系,通过合作、控股等方式向上游产业渗透;石油开发公司应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与船企相结合,共同开发关键技术,构建完善的深水装备产业链、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上的公司这种合作模式,不但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而且也可以加快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2)兼顾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横向联盟

      海工建造船企在发展纵向联盟的同时,兼顾发展横向战略联盟,即区域性、跨所有制、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合作,多行业协同有利于解决产业瓶颈技术难题。海洋开发装备要与相关制造业领域紧密协作,由相关行业产业链上的各大企业,国家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等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共同解决一些共性关键性的产业瓶颈技术,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发挥“官、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海工建造企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仅要针对项目,也要针对产业发展状况,在细分市场里做专、做精、制造系列化产品。如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船企和配套厂,则可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一些龙头企业,对一些条件和技术力量还不够完备的中小型企业,可考虑先从事海工模块、单元、配套产品的生产。

      目前中国在环渤海、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等4个地区形成了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集聚的态势。其中南通在2010年6月成立了“中国江苏海洋工程产业发展联盟”,决心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工制造基地。如今该市已形成了以中远川崎、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为龙头的集船舶、海洋工程、游艇和配套业为一体的船舶产业体系,这对于南通加快推进船舶产业升级、加速引导海洋工程产业集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联盟的推进和发展起到了牵引和示范作用。